健康照护师是我国为纾解高素质健康照护人才短缺、城乡居民家庭“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社会痛点、助力就业优先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批准设立的新职业。为推动健康照护师新职业高质量发展,8月4日,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在京发布健康照护师新职业发展成果并正式启动“百万健康照护师培训就业促进行动”。
国家相关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基金会、院校、企业负责人和专家等参加活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何振喜、常务副会长周先志、副会长刘希华、副秘书长杨万海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肖新华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徐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魏凌分别作了情况介绍。
杨万海在介绍推进健康照护师新职业发展特别是健康照护师在家庭、社区、医院及康养机构服务情况时表示,健康照护师从业人员的发展状况及健康照护对象的反映表明,健康照护师职业发展前景好,已经成为非常受人欢迎的职业。
魏凌展示了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和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课题团队联合研发的“互联网+健康照护管理服务系统”。该系统“以健康照护师培训、考评、派遣、监管为核心,以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和术后康复患者、慢病患者为照护对象,以家庭、社区、医院或康养机构为照护场景,以医学服务和健康维护为优势,以推送健康产品为补充,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区块链、5G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不仅可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对健康照护师从教育培训、考评认证、就业派遣、服务指导到信用监管全职业生涯的服务管理,而且可以实时收集分析照护对象健康信息,由人工智能医生、全科医生和多学科会诊专家根据所获信息对健康照护师前端服务、照护对象健康维护实行指导帮助,对于出现急危重症的照护对象,可以通过系统签约的三甲医院绿色通道提供及时救治,实现对照护对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维护。整个系统具有健康照护资源全要素整合、全信息储存、全地域链接、全面化服务、全环节管理的强大功能。
肖新华、徐春解读了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支持立项、其课题团队领衔研发的“基于健康照护师的糖尿病患者全程管理模式”。该模式通过互联网将诊疗专家的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与健康照护师的日常照护与管理有机结合,已通过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提升动态血糖达标率及减少低血糖风险方面表现出色,是对糖尿病管理瓶颈的突破,对糖尿病患者优化血糖控制和降低低血糖风险潜力巨大。
周先志介绍了《“百万健康照护师培训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系统完善健康照护师等级培训课程体系、构建覆盖全国的健康照护师社会评价组织体系、指导建设健康照护师培训基地、组织开展100期健康照护师师资培训和健康照护师示范培训、联手实施健康照护行业就业创业促进项目、加强健康照护师先进典型事迹宣传、推进互联网+健康照护模式落地应用、组织第二届全国健康照护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办好中国研究型医院高峰论坛健康照护分论坛等九项任务。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何振喜以“构建以健康照护师新职业为抓手的医康养一体化新业态,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多做贡献”为题作主旨报告
何振喜以“构建健康照护师新职业为抓手的医康养一体化新业态,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多做贡献”为题,就如何用好健康照护师新职业发展成果特别是实施“百万健康照护师培训就业促进行动”提出了推进路径。何振喜介绍,健康照护师是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从2018年3月策划探索、2020年2月获国家批准设立的新职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就业优先、乡村振兴、健康中国、共同富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综合抓手。学会为此专门成立了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了试点培训,依靠国家人社部指导完成了健康照护师新职业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和培训包、培训教材编写,并与全国多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大型企业联合开展了健康照护师培训基地、培训协作区建设,举办了13期健康照护师及其师资示范培训,组织了首届全国健康照护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何振喜表示,学会要充分用好六年来推进健康照护师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宝贵经验,以更大力度和更高标准推进健康照护师新职业发展。
何振喜认为,推进健康照护师新职业发展,要防止“一哄而上”“劣币驱逐良币”,必须遵循“体系化设计、高起点开局、标准化推进、可持续发展”和“政府政策支持、行业学会指导、社会广泛参与、公司市场运作”的原则,确保健康照护师新职业规范化发展、高质量发展。何振喜透露,学会将充分发挥医学专家聚集、优质医疗资源雄厚的优势,赋能推广“互联网+健康照护服务管理系统”,在总结完善“基于健康照护师的糖尿病患者管理模式”成果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落地应用,大力推行健康照护师培训、派遣、考评与医康养一体化服务模式,为构建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院前、院中、院后相衔接,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健康管理新格局,促进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更好保障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杨欣雨)